去老年大学上课的学生年龄为啥“两头窄中间大” 委员建议盘活老年教育已有资源
随着人均寿命和老年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崇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观越来越深入人心。居家之外,老年生活还可以有哪些可能性?
去老年大学上课或许是一项不错的选择。一项基于上海老年学校抽样调查发现,当前老年教育在人口年龄、类型的覆盖程度上严重不足,老年教育并未满足老年学员的需求,在多个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当前老年教育人群覆盖面窄,普惠难度较大。”市政协委员杨德妹说,老年大学的学生年龄结构呈“两头窄,中间大”,主要集中在“56—70岁”这一“中老”年段,占比近60%,参与教育的“初老”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相对较少。初老老年人并未引起老年教育的关注,其人力资源也无法通过老年教育进行转化。
杨德妹建议,盘活老年教育已有资源,全方位实施老年教育普惠性发展。其中,要格外注意老年教育在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兴趣爱好和交往交际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从不同层次、年龄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
老年大学不仅是消遣方式,也是帮助老年人重新接触社会的途径。在杨德妹看来,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面临可能存在的人力资源缺口,应利用老年教育帮助老年人“二次社会化”,合理规划对“初老”老年人的职业培训,对有意参加社会建设的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教育,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开发老年教育课程,帮助并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年人继续适当从事生产性工作。此外,退休前从事专业技能岗位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应当鼓励有特长、有能力的老年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是独生子女,当子女由于工作、结婚等原因与长辈分居后,独守‘空巢’的老年人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日益突出。”市政协委员黄尚渭说,如何深切体会老年人需求,尤其是精神慰藉,让他们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值得深思。黄尚渭建议,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自身需求,为其提供特定餐饮、休闲娱乐、兴趣培训、运动健身、用药提醒、理疗医疗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居民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等变化,进行量身定制和动态调整。
“在老年教育普惠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建设对老年人需求最为迫切、能够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课程。”杨德妹建议,在传统课程供给的基础上,开发老年人心理健康类课程和专业,加强老年生命教育,增强家庭、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办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
原文链接: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5368/node5474/u1ai1116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
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技...
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入...
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动...
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企...
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座...
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
24-12-31规范管理流浪动物 优化...
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凝...
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名...
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蹚...
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新
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民...
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原...
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及...
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永...
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