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事关上海未来的所有问题,说到最后都跟人才有关”,两会会场里一句话引来共鸣 人才和城市,需要一场“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2-02-19 来源: 上海政协 作者:佚名

  

  “事关上海未来的所有问题,说到最后都跟人才有关。”

  今年两会会场里,一位政协委员的话引发大家的共鸣:一座城市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上海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性的人才力量,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让上海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出彩”——唯有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爱,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握“黄金节点” 优化人才质量结构

  上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吸引战略科技人才对上海非常重要。”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说,作为国际顶尖人才的战略科技人才是一个“标杆”,具有示范效应。“这些顶尖人才需要助手、团队,会吸引一批专、精、特、新的人才扎根上海。”

  “上海要重视培养‘科学家中的企业家’。”市人大代表张杰认为,上海科研领军人才不少,但具有市场敏锐度的科学家还需培养。市人大代表唐曙建建议上海要形成“人才链”:“人才高地不仅要有领军人才、尖端人才,还要有各方面配套的人才团队,而不是只重视‘掐尖’。”

  “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8年蝉联‘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市政协委员梁洁芹表示,但相比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仍然偏低。致公党上海市委的调研也显示,2016年以来的新“海归”中,本科占70%,博士仅占1%。“虽然上海海外引进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但人才质量‘缺结构’的状态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在调研中发现,2020年上海常住外国人总数比2010年少了约2.7万人。除了疫情防控、国际竞争等因素,也暴露出上海缺少针对海外人才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度性开放策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完善拓展。梁洁芹建议上海进一步更新人才引进范围、程序和标准,系统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和科研奖项,吸引全球科技资源和人才参与中国创新发展,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上海的人才吸引力在全球居第九位。”市人大代表周俭认为,疫情重新定义了人才的国际流动性,近年来海外人才回国数量明显增加,是我们引进人才的黄金节点,“要利用这一特定时期加强引才力度。”

  “对于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来说,只有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融合,才能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推动成为高端人才荟萃、创新资源集聚、创业激情涌动的创新高地。”吴瑞君、朱民等委员认为,目前国际竞争背景下,需要吸收全球创新要素,对接国际科技和产业变革前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体系。

  用好“综合优势” 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不同的人心中,喜欢上海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在丁晓东看来,对全球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创新人才,物质待遇未必是最重要的,机会、平台、环境、创新土壤等更不可或缺。

  市人大代表、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殷浩回忆,自己曾获得过多项人才计划支持,对个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帮助。“这些项目不仅给了我很多资金支持,让我增强了信心,更重要的是有了干事业的舞台和人才交流的平台。”

  市人大代表陈超发现去年底海外媒体曾分析科学界“重量级”人物流向中国,三个原因分别是中国广阔的科研发展空间、海外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拥有更充沛的科研经费。“这些都是硬实力,但真正持久的吸引力其实是软实力,上海的软实力建设还需要做更多事。”

  许多代表和委员都表示,上海吸引人才的优势,是包括机会、平台、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综合优势”。“交通便利、社会开放、法制健全、社会服务和营商环境好,都是上海的优势。”丁晓东特别提到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获得的良好口碑,“这说明上海社会治理水平也很突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就要把‘综合优势’发挥出来。”

  激活“基层细胞” 构建人才“生态链”

  算不算人才,究竟谁说了算?

  “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少不了‘基层细胞’发挥作用。”丁晓东建议,通过放权、引导扶持等方式,打造一大批积极引人、用人、聚人的基层细胞组织,人才选拔、调配、奖励权下放给基层。

  “上海的发展就是拼人才。年轻有活力的人才,在上海越多越好。”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经管书院院长高向东说,“建设新城,要用新人。”按上海五个新城建设规划,2035年每个新城要达到百万人口,他建议应精心设计差异化的落户、购房政策,留住年轻人才。

  “对人才除了‘留住’,也应适当流动。”市政协委员姜雪峰认为,人才的成长、学科的交叉、平台的整合、产研的转化等,不应排斥人才流动性。一项调研显示,我国研究环境面临的前几项挑战包括追求短期和立竿见影的成效、管理干预多、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前五项挑战中没有“待遇”这一项,说明科研环境比待遇更重要,要靠事业、平台、氛围留人,而不仅仅靠待遇留人,这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上海各区普遍重视人才引进,然而如果后期培养、服务和管理政策等不跟进,直接影响人才的保留及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政协委员赵柏基认为,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如创业初期对人力、财力和资源支持更有需求,成长与发展阶段则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制度协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他建议上海应从“人才全生命周期”出发,实施差异化甚至量身定制式精准管理服务。一些代表委员也表示,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应构成一条人才“生态链”,不能只注重引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需要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最优。


原文链接: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5368/node5474/u1ai1116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