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政协法制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议政建言 > 正文

唱响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2-03-1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作者:佚名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两年多来,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成为巴蜀大地上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如何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双城记”积极建言。

  在制造业有序转移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19.6%、京津冀城市群16.6%、成渝城市群4.5%;有研发机构的规模工业企业占全国比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8.0%、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27.2%、京津冀城市群3.3%、成渝城市群3.6%。”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屈谦通过这组有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产业创新能力的数据对比,他发现,相较于我国其他三个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

  屈谦说,在重点产业目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等,由于缺少利益分享机制和试点分离机制等政策实施细则,出现转移地为了本地经济指标而配合度较低,接收地政府希望当地注册、当地缴税,相关产业企业难以适从的局面;成功转移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难以调动转移地区产业升级积极性,难以提升承接地产业创新能力。东西部协同创新推进滞后,产业创新发展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促进创新发展政策统筹协同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部分转移的企业生命力不强、定力不够。

  为此,屈谦建议加快区域产业创新布局,支持成渝地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确定为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重点项目库,将应急防疫、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农业精细化加工等产业纳入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探索建立产业科技创新能效评价标准,筛选一批产业创新能力强、发展契合度高的制造业企业,有序推进企业转移或在该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形成新产业集聚,提升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能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建立绿色通道,构建产业转移政策统筹体系,梳理整合现有制造业转移及相关配套政策,形成政策捆绑合力,搭建产业转移绿色通道,特别是为科技型企业转移开通绿色转移通道,简化程序手续,加快制造业有序转移步伐。

  此外,他还呼吁完善转移配套实施细则,强化支撑保障力度,支持东部和中部地区大学、科研院所与成渝地区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并从项目上予以支持,发挥西部地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作用,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加快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持续推进“双一流”高校对成渝地区开展对口支援;从发展环境营造、财政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市场化引导等多维度,探索出台多元化培育办法,增强成渝地区科技服务型产业发展活力;深化转移企业与当地的血脉联系,促进科技企业在该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支持建设成渝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环保性能佳、转化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戎蓉认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强化零部件、整车、运营、基础设施等上下游合作从而促进成渝地区产业升级,有利于带动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城市群,北部湾、滇中城市群,黔北地区、黔中城市群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形成“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同时,成渝地区有明确的计划目标,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完善的要素保障,能形成有力的示范带动。

  戎蓉建议,尽快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纳入下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大力支持成渝地区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及运用开发。按照示范城市群建设的政策,对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以成都市和重庆两江新区、九龙坡区为核心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并围绕“双中心”构建以绿氢为主的氢源供应体系和以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为重点的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打造立足成渝、辐射西部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高地、应用广地、可再生绿色氢源供应基地。

  推动两地数字科创元素竞相涌流

  近年来,重庆、四川同时被确定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要求“重点探索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智能化应用为重点,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成渝地区肩负着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创中心使命,目前面临着科技人才、科技社团、科技文化等软环境缺失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认为,从科技人才角度来说,存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落地难、科学的分类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良好的科研诚信和学风道德环境尚待优化等制度方面的问题;从科技社团角度来说,成渝地区科技社团发育相对滞后,难以实现科技社团“小目标”与科创中心建设“大愿景”的结合;从科创文化角度来说,科学素养和科普文化培育存在短板。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上级支持、成渝联动,推动两地数字科创元素竞相涌流。”彭静建议,加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与成渝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相对接,充分考虑成渝地区后发特点和人才短板,在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建设中给予指标倾斜。她希望由国家层面牵头,引入东部地区企业与成渝地区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促进成渝两地科技人才“规则衔接”,探讨多部门及科技社团联合召开科学技术人才专业资格互认会,建立等效评价体系。

  彭静表示,成渝地区在数字产业方面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在建设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背景下需要推动“相对优势”走向“全国品牌”,她建议更大力度地推动成渝地区相关科技社团对外交流合作,依托成渝两地青年海智专家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国家支持下共建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平台,围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推进跨区域的重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同时,充分发挥数字科创溢出效应,提升成渝地区科学素养和数字化应用能力专项支持成渝地区数字科普工作,培育打造家门口的科学社、科学咖啡馆、科普农家会等载体,引导优质科普资源、科普服务向基层社区下沉,倡导爱科学、懂科学的社区文化。(记者 程颖)


原文链接:http://www.cqzx.gov.cn/cqzx_content/2022-03/10/content_103194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政协法制网 zx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